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碳权交易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之一,正逐步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与参与。 在碳排放控制的全球压力下,亚洲国家纷纷制定政策,设立碳市场,以降低碳排放强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亚洲各地区的碳权交易的现况、机遇及挑战实在值得探讨。

先来观看亚洲各国的碳权交易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自2017年起启动了全国碳市场试点计划,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 20217月,中国正式推出全国碳交易市场,此举被视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之一。 该市场覆盖火电行业的大型企业,并逐步扩展到其他高耗能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在探讨提高市场覆盖范围和交易活跃度的措施,以达到更高效的排放控制目标。

而韩国是亚洲首个启动全国性碳交易系统的国家,该系统自2015年正式运行,碳市场涵盖超过600家企业,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该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至37%以下(以2005年为基准)。 韩国政府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包括推动碳价波动管理和鼓励企业间的技术转让,以提高市场效率和稳定性。

日本在碳排放减量方面则较为谨慎,主要以自愿性参与和地方政府主导两种方式推动碳交易。 而东京都及埼玉县的地方碳交易项目是日本碳市场的代表,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参与选择。 日本政府也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如参与「亚洲碳市场合作计划」,以促进地区间的碳交易及技术交流。 

东南亚国家的碳市场发展相对较慢,但近年来显示出积极的趋势。 印尼和泰国等国正在研究并拟定碳交易相关政策,并着手评估实施区域碳交易系统的可能性。 

至于新加坡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加上该国于201911日开始实施碳税,其适用对象为所有排放超过2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涵盖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 政府在2024年提高至每吨10新加坡元,并于2026年进一步提高到每吨15新加坡元。

碳税的实施旨在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新加坡的气候变化目标,并促进企业投资低碳技术和能源效率措施。 自实施以来,碳税已有效地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并促进碳权市场的发展,也衍生对区域性碳交易中心的强烈需求,以发挥其金融和技术优势,支持邻国的碳市场发展。

 亚洲地区在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展现出多样性和潜力,各国依据自身的经济结构和政策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 随着全球减排压力的增加,亚洲的碳交易市场将持续发展,并有望在全球碳减排努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推动区域内合作和技术交流,将有助于实现更具效率和效能的减排目标。 

碳权交易作为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机制,尽管在亚洲的发展日渐活跃,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同时,这一市场也蕴含着巨大机遇,可推动区域的环境与经济转型。 

首先,政策协调与一致性是一个重大挑战。 亚洲各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上需要达成一致,以避免市场碎片化。 此外,由于某些市场参与者有限,市场流动性不足,这可能导致碳价波动剧烈,影响市场预测和企业的长期减排计划。 还有技术与基础设施的不足问题,因可靠的监测、报告和验证系统是碳市场运作的基础。 但许多亚洲国家在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方面还需提高,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最后,部分企业对碳交易的理解有限,缺乏参与动力与专业知识,影响市场活力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然而,碳权交易也为亚洲提供了多方面的机遇。 首先是区域合作及经济一体化,碳交易市场可以作为促进亚洲区域合作的催化剂,通过跨境碳交易提升市场规模和效益,促进经济一体化。 其次,市场提供的经济激励能引发企业投资于节能技术与清洁能源,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此外,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可望带来外资和技术,支持亚洲国家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同时促进国际减排合作。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推广,公众对减排的认识将提高,促进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和践行环境责任。

 综上所述,亚洲在碳权交易发展中面临着政策协调、技术建设和市场流动性等挑战。 然而,这也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合作机遇和产业转型的契机。 通过逐步克服这些挑战,亚洲碳市场将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 

回看我们香港的碳权交易市场规模也较小,期待香港的碳市场在未来几年内有所增长,成为一个区内重要的碳交易中心。

话题:



0

推荐

卢铭恩

卢铭恩

93篇文章 18小时前更新

现任华坊咨询评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土控股创办人及亚洲房地产科技社创办人。卢为注册中国房地产估价师、香港测量师学会产业测量师、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协会主席(房地产科技)、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遊管理学院兼职助理教授及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客席讲师。曾为跨国测量师行高级董事,兼任上海地区估值及咨询部主管逾五年,主理大中华区房地产融投咨询及评估业务,曾处理超过60宗内地企业香港及新加坡上市项目。卢于2014年创办方土控股,下辖华坊咨询评估有限公司经营亚太区产业测量业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