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独角兽公司WeWork是一家共享办公室公司,透过低息环境时代培植下的强大创投生态系统,曾实现了在共享办公室行业中赢家通吃的局面。然而WeWork终于在2023年11月6日正式申请破产。

在2019年,该公司估值为470亿美元。到了2023年11月初,已暴跌至4,500万美元,而WeWork股价自年初以来下跌了98%以上。该公司承担着数百亿美元的债务来累积其大量的租赁办公空间组合。根据彭博社报道,截至2021年,日本创投公司软银已向该公司投资了170亿美元。

WeWork本来是要在2019年上市的,但却触礁,主要就是被揭发长期巨额亏损、管理混乱和丑闻不断等。结果,创办人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被罢免,甚至惹起「共享办公概念已死」的疑虑。

共享办公的盈利模式就是通过租赁或购置办公室物业,加以装修后再转租给个人或公司赚取租金差价。WeWork能成为行业龙头,除了愿意投资提供设计时髦和充满活力的办公环境外,主要是诺伊曼从不将WeWork场所形容为工作空间,而是将之包装成一个不仅仅用作工作的「社区」。他们有专人安排各种活动让来自不同领域产业的租户互相交流和建立人脉网络,令各个租户个体(Me)凝聚成一个共同发展奋斗的社群(We)。根据纪录片中受访的前WeWork租客形容,诺伊曼喜欢以传统宗教领袖形象示人,他的演讲充满魅力和感染力,宣扬的社群(We)观念几乎形成一种信仰,以品牌忠诚等方式来留住租户。

WeWork的失败并不代表共享办公空间失败,相反,WeWork失败的致命伤还是过度扩张所致,市场对共享办公空间的需求从未达到与其大规模收购相符的水平。

在房地产科技的领域当中,其实另外还有一只有着软银支持的建筑公司Katerra独角兽,也早在2021年破产。这样算来,软银已经有两次在PropTech投资失败的情况,两个兴衰故事看来有着类似的轨迹。 

Katerra于2015年成立,以「装配式建筑和平台一体化」的模式在传统建筑领域尝试引进数字化改革,理顺建筑流程供应链的管理,希望做到直接从工厂发货,并消除众多而分散的中间供应商的传统操作模式。加上其星光熠熠的创始人团队,头顶着硅谷的光环,并声称要用软硬兼施的态势来颠覆这老行业,成为各大风险投资机构追捧的对象。

从2016年开始的A轮融资,一直到软银的身影出现在D轮,投资者们纷纷都认为改造传统的建筑行业是一个浩瀚蓝海。在2018年,软银的愿景基金加码入主,将其打造成建筑科技的唯一独角兽,估值最高曾达40亿美元。愿景基金累计投下18亿美元,Katerra通过收购和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在迅速烧钱,导致破产收场,独角兽黯然倒下。

Katerra在充足的银弹支持底下,也像WeWork一样,对了点子,错了执行。Katerra在运营企业过程中的冒进,加上全球疫情的影响,都可以说是其资金链断裂的主因。另外,外界指出其管理层并不了解建筑行业的运作模式,也是关键。

两个故事,简单来说,或许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期盼往后创投金融市场回归理性,并能真正健康地培育对行业有颠覆效果的创新企业。

话题:



0

推荐

卢铭恩

卢铭恩

84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现任华坊咨询评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土控股创办人及亚洲房地产科技社创办人。卢为注册中国房地产估价师、香港测量师学会产业测量师、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协会主席(房地产科技)、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遊管理学院兼职助理教授及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客席讲师。曾为跨国测量师行高级董事,兼任上海地区估值及咨询部主管逾五年,主理大中华区房地产融投咨询及评估业务,曾处理超过60宗内地企业香港及新加坡上市项目。卢于2014年创办方土控股,下辖华坊咨询评估有限公司经营亚太区产业测量业务。

文章